最近,不少上海市民发现,小区里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的收费出现了大幅上涨。一些居民抱怨,充电成本几乎翻了一倍,直呼 “用不起”。这一现象不仅增加了居民的生活成本,还导致一些安全隐患问题再次出现。
据了解,自今年六七月起,上海多个小区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收费大幅上涨。涨价的主要原因是充电收费模式的改变,从原来的 “按充电时长收费” 改为 “电费加上服务费” 的模式。看似合理的改革,却在实际执行中成为了涨价的借口。
在闵行区的一些小区,居民施先生反映,自七月起,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价格连涨两次,收费较以往基本翻倍。现在的收费分为电费和服务费两部分,电费按照国网居民用电价格收取,峰时 0.641 元 / 度,谷时 0.331 元 / 度,而服务费统一为 0.58 元 / 度。虹口区的张先生也表示,以前计时收费,现在价费分离后,服务费占比过高,是导致涨价的关键因素。
这一服务费标准引发了居民的质疑。奉贤区张弄富苑小区居民杜女士指出,这一收费标准已远高于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收费。她提供的信息显示,附近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的服务费大多在几分钱到几毛钱不等,相比之下,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的服务费显得过高。
中春路4915弄小区门口张贴的《关于规范我市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的通知》,对于涨价的原因,充电桩运营商给出了不同解释。一些运营商表示,服务费的上涨是为了分摊设备费用、人员成本以及物业收取的费用。但也有物业明确表示,并未向运营商收取费用,甚至还有运营商拖欠电费的情况。这使得涨价的真实原因变得扑朔迷离。
涨价带来的直接影响是,一些居民为了节省成本,重新选择了不安全的充电方式。宝山区上大聚丰园小区的业主称,已有部分业主选择将电瓶拎回家中充电;奉贤区张弄富苑小区也出现不少底楼层居民重新使用 “飞线充电” 的现象。这些行为极大增加了火灾风险,给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。
就在这个 7 月,上海已经发生了 2 起由电动自行车引起的火情。7 月 15 日凌晨,崇明区一处室外非机动车停车区域突发火情,造成非机动车烧毁;7 月 7 日,杨浦区一居民楼底楼发生火灾,造成 4 人不同程度烧伤,火灾原因与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有关。这些事故再次敲响了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的警钟。
事实上,上海市早在去年 9 月就下发了《关于规范我市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的通知》,明确推动充电费用实现价费分离、明码标价,目的是 “推动降低群众充电负担”,同时严禁借机涨价。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部分运营商似乎并未遵守这一规定。
面对这一现象,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充电桩运营商的监管,明确服务费的合理范围,防止借机涨价行为的发生。同时,也应加大对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的宣传力度,引导居民选择安全的充电方式,避免因小失大,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。毕竟,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,不能让涨价成为安全隐患回潮的导火索。广大市民也应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,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与社区安全。
#热点观察家#
配资天眼-股票配资平台代理-股票配资软件-上海股指期货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