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国防部长皮特·赫格塞斯宣布冻结对乌克兰的武器交付,包括“爱国者”导弹和榴弹炮弹药。消息一出,乌克兰前线指挥部陷入恐慌,过去三年,美军援助占乌军装备的60%以上,一旦断供,乌军防线可能瞬间崩塌。
仅仅6天后,特朗普在白宫改口:“我们必须保证乌克兰能够自卫! ”他批准恢复提供“爱国者”防空系统,理由直指普京“在和平谈判中说废话、毫无诚意”。 戏剧性转折背后,是俄军趁美暂停军援的空档猛攻:7月初,俄军宣布占领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战略据点,并单日向乌克兰发射728架无人机和13枚导弹。 泽连斯基紧急致电特朗普,最终换来一套防空系统续命。
这套系统远未达到泽连斯基的期待。 他多次公开恳求美国提供多套“爱国者”,但特朗普最终只承诺移交10枚导弹,不到原计划的1/3。 乌军方人士私下抱怨:“这仅够拦截一次空袭,杯水车薪! ”
美国的辩解直白又残酷:中东冲突消耗了大量库存,当前弹药储备仅剩25%。 五角大楼甚至要求德国转让其“爱国者”系统,以分担压力。 更深的矛盾在于,特朗普的援助始终附带政治条件。2025年2月,美乌秘密签署矿产协议,乌克兰以境内5000亿美元矿产开采权(含锂、稀土等战略资源)的50%权益,换取美国模糊的安全承诺。 消息曝光后,乌国内痛批政府“贱卖国家未来”。
三个月后,特朗普再次加码,要求乌克兰交出包括核电站的关键发电厂控制权。 面对俄军持续轰炸能源设施,泽连斯基只能妥协,断电的城市中,民众点蜡烛度日,国家主权正被一寸寸交易。
普京对特朗普的反复早有预判。 7月9日,就在特朗普宣布恢复军援次日,俄军同时在苏梅州平原、顿涅茨克战场及赫尔松方向发起三线攻势。 目标明确:切断乌黑海补给线,夺取敖德萨港口。 一旦成功,乌克兰将彻底沦为内陆国。
战场之外,普京早已铺设两条战略轨道。 军事上,俄军放弃早期“速胜”幻想,转向“消耗战”模式。 俄兵工厂月产炮弹250万发,军队扩编至132万,预备役储备达200万。 在库尔斯克地区,俄军采用“围点打援”战术,用火炮和无人机绞杀乌军有生力量。
外交上,俄罗斯加速“向东看”。 7月9日,俄防长别洛乌索夫与哈萨克斯坦防长签署国防工业合作协议;中俄天然气管道“西伯利亚力量2号”即将动工;老挝、朝鲜也派兵助阵,朝鲜计划扩大在乌兵力规模,老挝则派出50名工兵协助排雷。
美俄表面喊着“共同追求和平”,实则博弈步步惊心。 特朗普坚称对乌提供“防御性武器”符合“美国优先”,但俄方一针见血戳穿本质:“美国其实从未真正停止军援,他们需要战争消耗俄罗斯!”
欧洲的支援则更显苍白。 马克龙高喊“永不放弃乌克兰”,德法拒绝出兵,波兰仅承诺增建30万陆军。 美国要求欧洲承担75%的乌军援费用时,德国民众因电价飙升爆发抗议,法国极右翼势力借反战情绪崛起。
更深层的交易正在幕后进行。 3月沙特利雅得会谈中,美俄绕过乌克兰密商停火条件。 俄方要求北约停止东扩、乌克兰永久中立;美方则暗示可放松对俄波音飞机零部件的禁运。 克里姆林宫顾问直言:“对普京来说,与美国的关系比乌克兰问题更重要!”
战场数据揭示残酷现实:俄军已控制乌东四州约18%领土,乌军战损率高达23%,征兵缺口达39%。 每天,俄乌双方军费开支叠加超过3亿美元,乌克兰1270万人急需人道援助,1600所学校化为废墟。
泽连斯基曾试图以辞职换取乌克兰加入北约,特朗普无动于衷。 在“美国优先”的棋局里,乌克兰终究只是筹码,矿产和电站的契约陆续签署,这个国家的未来已被抵押给无尽的博弈。 而普京的双轨战略仍在推进:战场炮火为谈判铺路,东方盟友为持久战供血。 硝烟弥漫中,真正的胜负手早已不在前线。#图文打卡计划#
配资天眼-股票配资平台代理-股票配资软件-上海股指期货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